张国琛


民盟盟员,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大连海洋大学副校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师;民盟大连市委副主委、辽宁省委副主委;辽宁省人大代表;教育部农业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198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工艺设备及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畜牧业机械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2004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冰岛海洋研究所(Icelandic Marine Research Institute)参加联合国大学的高级渔业培训项目。

讲授《机械工程测试技术》、《食品加工新技术及装备》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长期从事渔业装备及其自动化技术研究工作。 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带太阳能-热泵协同自适应干燥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课题、辽宁省重点专项和振兴服务计划“海参干制加工新工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沿海菲律宾蛤仔生态采捕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与应用”、“菲律宾蛤仔全程机械化增养殖技术集成应用与转化”以及大连市创新基金和揭榜挂帅课题“滩涂贝类机械化、精准化增养殖成套装备研发”、“扇贝种质创制及绿色增养殖关键技术研究”等20余项,承担完成企业委托课题10余项。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70余篇,授权专利20余项;获中国水产推广总站渔业新装备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

兼任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教育分会副理事长;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大连市科技兴海基地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 Biological Engineering(IJABE)》和《高等农业教育》学报编委、《大连海洋大学学报》副主编。

主要研究方向:1.渔业装备及自动化 2.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联系方式:  zhangguochen@dlou.edu.cn0411-84762881  

导师信息链接http://210.30.64.45/dsxx/info.asp?id=2142

丁晓非


农工民主党党员,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院长兼渔业实习实训基地办主任

19665月生人,1988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1991年获硕士研究生学位,2004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专业,获博士学位。20077月至20107月在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曾任大连市沙区第17届人大代表。曾获得辽宁省青年骨干教师,第十二届辽宁省教学名师等多项奖励;现任辽宁省纳米协会理事;大连市民主党派建言建策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温合金的失效分析、可靠性分析及寿命预测等。

负责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全面行政管理工作;渔业基地办全面行政管理工作。

在《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Vacuum》、《The Chinese Journal of Nonferrous Metals》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EI收录论文近40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10余篇,主编《机械工程材料》。《C++程序设计》教材二部,副主编《石化装置寿命预测与失效分析工程实例》、《材料科学基础》、《金工实习》、《工程材料与成形基础》等教材多部。主持或参与辽宁省研究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多项,主持、参加与企业合作的项目20余项。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多项。

导师信息链接http://210.30.64.45/dsxx/info.asp?id=2741

李秀辰


中共党员,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师;校农业工程重点学科负责人;辽宁省海洋渔业装备专业技术创新中心主任;辽宁省渔业装备工程技术重大科技开放平台负责人;设施渔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渔业节能减排与新装备研发方向负责人。

1964年生人。1985年大连水产学院渔业机械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1年东北农业大学畜牧业机械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1年冰岛海洋研究所(Icelandic Marine Research Institute)参加联合国大学的高级渔业培训项目;2007年丹麦技术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兼任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装备专业委员会委员、工业化养鱼研究会委员、海洋牧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畜牧工程分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大连市科技兴海基地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大连海洋大学学报》编委。

讲授研究生课程《农业工程学》、《农业机械化技术》《农业设施与环境工程》,本科生课程《机械工程导论》、《现代渔业装备与工程技术导论》和《机械工程专业英语》等。长期从事渔业装备与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工作。先后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滩涂生态增养殖关键设施与机械化装备”、“养殖车间节能保温和智能控温技术优化与系统集成”和“北方鱼类规模化高效节能养殖技术与装备集成推广”以及省市攻关、创新团队和揭榜挂帅课题“海水工厂化养殖系统供热和废水余热回收集成热泵技术”、“工厂化水产养殖水体多能升温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现代渔业装备与节能减排技术”和“滩涂贝类机械化、精准化增养殖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等20余项。发表论文60余篇,获授权专利20余项,获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渔业新装备1项;主编出版《水产养殖工程学》、《渔业工程学》等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2001年入选“辽宁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4年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人选”、2007年获“辽宁省优秀教师”、2010年入选“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第一层次人选”、2014年获评“中国环境增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先进个人”、2017年获批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2019年入选大连市高端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1.渔业装备与工程2.渔业节能减排技术

联系方式:lxc@dlou.edu.cn1067561159@qq.com0411-84762610

导师信息链接http://210.30.64.45/dsxx/info.asp?id=2122

杨春光

中共党员,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现代渔业实训培训基地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能动专业负责人。

1976年生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制冷及低温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来校工作。

负责培训基地日常工作,承担《换热器原理与设计》、《制冷装置设计》等课程教学。

2010年被列入大连海洋大学首批青年英才工程人选,2013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2014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瑞士进行为期一年的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研究。研究方向主要有:环境友好型绝热材料的制作及低温热物性;真空与微孔技术结合的高级绝热技术即真空绝热板技术研究;相变储能技术研究。先后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6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现任中国水产学会渔业制冷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联系方式:ycg@dlou.edu.cn   0411-84763044

导师信息链接http://210.30.64.45/dsxx/info.asp?id=2137

潘澜澜

中共党员,教授,工学博士,硕士导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师,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副院长

1980年生人,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5年来校任教。为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水产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先后入选辽宁省第二批农业领域创新人才、大连海洋大学“蔚蓝人才工程”、“湛蓝学者工程”

负责学院科研、研究生培养和实验管理工作;负责《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等课程教学;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辽宁省科技厅、教育厅、海洋渔业厅、辽宁省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主要研究方向:1.渔业装备及节能减排2.水产品贮运设施及技术

联系方式:pllan@dlou.edu.cn  0411-84763019

导师信息链接: http://210.30.64.45/dsxx/info.asp?id=2125

张文孝


中共党员,教授,工学博士。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能动教研室教师。1995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89年来校工作。讲授巜内燃机原理》丶巜内燃机设计》等本科生课程。主持辽宁省科技厅项目1项,主持辽宁省教育厅项目1项,主持大连市科技项目1项,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主要研究方向:内燃机疲劳强度与可靠性研究。联系方式:zwx@dlou.efu.cn0411-84763606

薛冬娟


中共党员,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机制教研室教师

1970年生人,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博士学位。2007年来校工作。

负责机制专业《机械系统设计》《企业经营管理》等课程教学。主要从事渔业企业信息化、生产运作管理等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以及企业委托横向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EI检索20余篇,主编或副主编出版面向“十二五”规划教材等6部,授权专利5项,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唐山市科技进步特等奖、大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大连市信息技术推广应用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联系方式 :xuedongjuan@163.com ,电话13898621476

导师信息链接http://210.30.64.45/dsxx/info.asp?id=2747

蔡卫国


中共党员,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副院长

1970年生人,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获硕士学位。2005年来校工作。

分管学院教学管理、大学生科技活动等工作。

http://210.30.64.45/dsxx/info.asp?id=2740

http://210.30.64.45/dsxx/info.asp?id=2126

主要研究方向:1.水下机器人;2.渔业装备设计与制造

联系邮箱:cwg@dlou.edu.cn

张宁光


中共党员,中新合作学院副院长

1978年生人,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获大连理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2000年来校工作。

负责中新合作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承担中新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大学英语(机械工程类)》教学任务。

导师信息链接http://210.30.64.45/dsxx/info.asp?id=2578

刘焕英


中共党员,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纪检委员。

1983年生人,毕业于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2013年来本校工作。

负责学院党总支纪检、党风廉政建设、研究生日常管理;负责《工程化学》、《新能源概论》、《创新材料与能源中国》、《燃烧学》等课程教学;从事新能源利用方面的科学研究。

先后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二层次、辽宁省科技厅博士启动基金、大连海洋大学第二届“蔚蓝英才工程”等。

先后获得的荣誉称号有:辽宁省第九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的“万人层次”、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大连市三八红旗手、大连海洋大学优秀班导师等。

导师信息链接http://210.30.64.45/dsxx/info.asp?id=2139

联系方式:huanyingliu@dlou.edu.cn0411-84762221

安相华


中共党员,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机制教研室教师

1982年生人,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系,获博士学位。2014年来校工作。

负责《机械制图》、 《热流基础》等课程教学工作。

都  萍


中共党员,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能动教研室教师

1978年生人,毕业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和农工学院,获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11年来校工作。兼任中国水产学会渔业制冷分会委员。

负责《制冷压缩机》《制冷与空调专业英语》等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制冷与空调方向专业课程教学。先后主持教育部、辽宁省等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科研方向:1.纳米材料物性及稳定性研究 2. 制冷、空调区间内气流组织模拟研究

联系方式:pdu1@flour.edu.cn 0411-84763606

导师信息链接http://210.30.64.45/dsxx/info.asp?id=2754

高红岩


中共党员,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能动教研室教师。副教授,工学硕士学位。

1970年生人,1993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商业大学冷藏与制冷技术专业。19993月毕业于哈尔滨商业大学食品科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来校工作。制冷协会会员,水产协会会员。

主要讲授工程热力学、空气调节原理、制冷装置自动化等本科课程。主持辽宁省教育厅项目“流化冰超冷却与冰温贮藏在鲜鱼保鲜中的应用研究”、农业部标准修订项目“船上渔获物加冰保鲜操作技术规程”等。

研究方向:1.水产品冷链技术及装备研究开发2.节能制冷空调系统开发等。

联系方式:ghy@dlou.edu.cn,0411-84763567

导师信息链接:http://210.30.64.45/dsxx/info.asp?id=2127

郜  颖


中共党员,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能动教研室教师

1972年生人,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1993年来校工作。

负责《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制图》、《画法几何与建筑制图》等课程教学工作。

马先英


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机制教研室教师

1962年生人,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学专业,获工程硕士学位,1996年来校工作。

负责《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教学工作。

母  刚


中共党员,高级实验师,硕士生导师,工学博士,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主任。

1982年生人,2005年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大连海洋大学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9年来校工作。2003年赴冰岛参加联合国大学高级渔业培训。2019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兼任辽宁省水产学会理事,辽宁省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大连市机械行业协会校内联络人。入选大连市青年才俊,大连海洋大学“蔚蓝人才工程”,《内蒙古电力技术》审稿专家。

负责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日常管理工作;负责机电与测控技术实验室、辽宁省现代渔业生产及加工利用实训培训基地等实验室工作。负责《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精准渔业装备与控制技术》、《工程训练》等测控学科课群实践教学建设。长期从事渔业装备工程技术、水产品加工控制技术方面科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滩涂紫菜低损采收技术与装备研发”、“海带太阳能-热泵干燥自适应控制技术研究”;省博士启动基金项目、省教育厅项目“埋栖贝类-底质-采捕机械流固耦合动力学研究”、“海上网箱养殖风光互补供电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菲律宾蛤仔生态采捕底质振动流化技术研究”;大连市创新基金和揭榜挂帅子课题“滩涂贝类生态采捕装备研发”、“扇贝育种饵料自动化培育投送及生态采捕设备研发”等10余项,参与完成企业委托课题6项。指导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及获奖近40项。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30余篇,SCI检索7篇,授权专利近30项,软件著作权3项,获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渔业新装备1项;出版《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材1部,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

主要研究方向:1渔业装备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2.水产品加工机械与控制技术;3.渔业新能源应用。

联系方式:mugang@dlou.edu.cn0411-84763186

导师信息链接http://210.30.64.45/dsxx/info.asp?id=2145

慕光宇


九三社员,副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机制教研室教师。

1982年生人,毕业于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来校工作。

负责《机械设计基础》《三维实体建模与设计》《项目管理与技术经济学》等课程教学。

主持并参与了多项国家、省、市级科研和教研项目;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被SCI检索3篇,EI检索6篇;主编出版教材1部,参编教材1部;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5项,曾获校“优秀教学奖”、“优秀班导师”等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农业环境监控方法研究、产品质量控制。

联系方式: muguangyu@dlou.edu.cn

导师信息链接http://210.30.64.45/dsxx/info.asp?id=2899

牛春亮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复杂焊接结构抗疲劳设计、机械CAE。中共党员,2010年来校工作,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机制教研室教师

1983年生人,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获东北农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大连交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博士在读,2010年来校工作。办公电话:0411:0411-84762793

负责《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制图》等课程教学。

导师信息链接http://210.30.64.45/dsxx/info.asp?id=3207

任  莉


中共党员,副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能动教研室教师

1973年生人,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来校任教。20157月—20168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负责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船舶动力装置设计》、《轮机建造工艺》、《MATLAB工程应用》等课程教学工作。主持国家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基金项目6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1项,主持横向课题2项,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渔船动力装置优化;海上交通运输系统优化。

联系方式:  renli@dlou.edu.cn0411- 84763606

导师信息链接http://210.30.64.45/dsxx/info.asp?id=2901

尚振国


民革会员,副教授,工学博士,硕士导师。

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机制教研室教师。  

1969年生人,2010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6年来校工作。

讲授机制专业《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本科生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1. 机械设计理论    2.  水下结构物设计及分析

联系方式:  shangzhenguo@dlou.edu.cn0411- 84763656

导师信息链接http://210.30.64.45/dsxx/info.asp?id=2140

施  伟


中共党员,副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机制教研室主任,教师

1986年生人,毕业大连理工大学材料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74月来校工作。兼任大连市工程系列职称评审专家。

负责机制教研室日常管理和支部建设工作,承担《工程材料与成型基础》、《机械工程材料》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辽宁省科技厅、教育厅等省部级项目7项;承担横向课题3项;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2019年入选辽宁省第十三批“百千万人才工程”万人层次人选,2020年获大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青年科技之星”支持计划。2021年获大连海洋大学“最美教师”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1. 先进制造加工技术;2. 材料的腐蚀与防护;3. 高性能碳材料的应用

联系方式:shiwei@dlou.edu.cn0411-84763569

导师信息链接:http://210.30.64.45/dsxx/info.asp?id=2131

王彩玲


中共党员  高级实验师,工学博士。

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机制教研室教师。

1978年生人,2010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20年来校工作。

负责CAD实验室管理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1.   机械设计理论  2.  机械强度与有限元分析

联系方式:  wangcailing@dlou.edu.cn0411- 84763656    

武立波


中共党员,副教授,工学硕士。

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机制教研室教师

1978年生人,2006年毕业于江苏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来校工作,2010年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在读攻读博士学位。

负责机制专业《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互换性与技术测量》等课程教学。

主要研究方向:1.特种加工技术、2.渔业机械设计

联系方式:wulibo@dlou.edu.cn;  0411-84763656

谢忠东


中共党员,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机制教研室教师

1968年生人,2006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专业,获硕士学位。1992年留校工作。

负责《机械原理》课程教学

于靖博


中共党员、民盟盟员,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能动教研室主任、能动教研室支部书记

1979年生人,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2005年来校工作。

负责能动教研室日常管理和支部建设工作,承担《流体力学》、《专业英语》、《内燃机制造工艺》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

  丽


中共党员,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能动教研室教师

1977年生人,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3年来我校工作。

负责承担《制冷原理》、《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

导师信息链接http://210.30.64.45/dsxx/info.asp?id=2141

赵兰英


中共党员,副教授,工学博士。

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教研室教师。

1980年生人,2009年获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10年来校工作。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会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会员。

讲授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自动控制原理》、《汽车工程学》、《船舶辅机》等本科生课程,研究生《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案例分析与研讨》课程。主持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主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工程项目一项;负责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子任务一项;参与博士点基金、省科技厅、省海洋与渔业厅等项目。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一项。主编《汽车电子手册》、《汽车服务工程》、《汽车概论》等教材10余部。

主要研究方向:1. 车辆-路面系统动力学研究2.底播养殖地形重建研究。

联系方式:zhaolanying@dlou.edu.cn; 0411-84763606

导师信息链接http://210.30.64.45/dsxx/info.asp?id=2144

周立彬


中共党员,副教授,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机制教研室教师

1976年生人,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获机械设计专业工学硕士学位。

负责制图类相关课程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机械设计与仿真。联系方式: zlb@dlou.edu.cn     

刁有明


农工党党员,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动力工程实验室实验员

1969年生l人,毕业于大连水产学院,后获得大连理工大学工程硕士学位。2002年来学校工作。

负责热工技术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承担两门专业基础课实验部分的教学工作。

中共党员  教授,工学博士,硕士导师。

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机制教研室教师;辽宁省人大代表;教育部农业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董丽娜


中共党员,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能动教研室副主任,能源与动力工程教研室党支部组织委员

1979年生人,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获大连海事大学轮机管理工程硕士学位。2005年来校工作。

负责能源与动力专业课程教学;负责能源与动力工程教研室党支部组织工作。

贾华


中共党员,讲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机制教研室教师;兼职学院研究生辅导员。

1983年生人,毕业于沈阳工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0年来校工作。

讲授《先进制造技术》等本科生课程;兼职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工作;主持辽宁省科技厅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项,主持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项;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EI检索6篇;指导第十四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荣获三等奖。

主要研究方向:1.特种焊接材料及焊接冶金技术;2.渔业装备表面材料强化技术

联系方式:jiahua@dlou.edu.cn0411-84762793

导师信息链接http://210.30.64.45/dsxx/info.asp?id=3390

姜忠爱


中共党员,讲师,工学博士。

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机制教研室教师;大连海洋大学第二届教职工代表。

1980年生人,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2年参加中阿农业部合作项目,赴阿曼进修2个月。2005年来校工作,现任辽宁省图学学会理事。

讲授《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制图》、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机电一体化综合设计》等本科生课程。主持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节能环保型深水网箱自动投饵设备研制”,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7项。主持校级教学研究项目6项,主持党建项目2项。主编数字化教材1部,副主编教材5部,参编5部,累计撰写53.65万字。近年来在国内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EI检索2篇,以第一发明人身份获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4项,软件著作权登记2项。以第一完成身份获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校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多次获“优秀教学奖”、“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班导师”等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1.渔业工厂化养殖装备 2.气动系统节能减排

联系方式: jza@dlou.edu.cn; 0411-84762793

鞠  恒


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机制教研室教师,教研室副主任

1990年生人,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19年来校工作。

负责《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基础》、《海洋工程装备》、《材料力学》等课程教学工作。

主要科研成果包括:各级学术刊物论文二十余篇,其中4篇被SCI检索,6篇被EI检索。主持省部级基金2项,校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国家级军工总装项目2项,国家级海工总装项目1项。

主要研究方向:1. 激光加工(焊接和熔覆)技术;2. Fe-Mn-Si记忆合金特性应用

导师信息链接http://210.30.64.45/dsxx/info.asp?id=2900

联系方式:juheng@dlou.edu.cn0411-84763569

石米娜


中共党员,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机制教研室教师

1980年生人,毕业于吉林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吉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13年来校工作。

负责机制专业《控制工程基础》《液压传动与气动技术》《机电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

宋若冰


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能动教研室教师

1978年生人,2006年毕业于大连水产学院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来校工作。

负责能动专业《船舶管系》、《三维机械设计》等课程教学。

谢韶旺


中共党员,讲师,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机制教研室教师

1970年生,2006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2年来校工作。

负责机制专业《产品创新设计》等课程教学。研究方向:逆向工程与3D打印技术及应用。研究成果,在各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4EI检索。主编《Geomagic studio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教材一部,于201010月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参编《逆向工程技术综合实践》教材一部,于201010月于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市级项目7项,申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7项,20182019年获得互联网+赛事金奖和银奖各一项,世界发明银奖一项。2020年主持国家、省级、校级大创项目各一项。

联系方式:xieshaowang@163.com


于赢水


中共党员,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机制教研室教师。

1984年出生,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18年来校工作。

负责机制专业《机器人技术》、机制(中新合作)专业《机械设计》《机械原理》、《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8篇。主要研究方向:1、先进制造技术;2、高性能金属功能材料;3、工业智能化装备。

联系方式:yuyingshui@dlou.edu.cn0411-84763656

导师信息链接http://210.30.64.45/dsxx/info.asp?id=2902

张  倩


中共党员,辽宁省海洋渔业装备专业技术创新中心、辽宁省渔业装备工程技术重大科技开放平台专职实验师

1987年生人,博士就读于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来校工作。主要从事水产品干燥技术及装备、渔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相关研究。

负责辽宁省海洋渔业装备专业技术创新中心、辽宁省渔业装备工程技术重大科技开放平台日常管理工作,以及《工程化学》《清洁生产理论与应用》等课程教学。

张寒冰


农工党员,讲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机制教研室教师,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

1986年生人,2016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学院机械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17年来我院工作,从事设施渔业与装备、机械动力学等研究。兼任辽宁省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会员,2019年入选大连市青年才俊,2020年获得大连市农工党优秀党员等称号。

负责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日常管理工作;负责量具量仪实验室工作。负责《机械设计基础B》、《现代渔业装备设计》、《现代仿真技术与应用》等课程教学。

长期从事渔业装备与工程方向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任务“滩涂贝类机械化播苗技术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键合图理论的TBM推进系统建模与同步控制”;省教育厅项目“裙带菜茎叶分离机理及关键技术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项目“基于射流-冲击耦合的养殖网箱清洗关键技术研究”;大连市揭榜挂帅子课题“扇贝规模化生产播苗设备研发”;及企业横向课题“脑卒中神经功能重建机械结构设计及三维建模服务”;校级教学改革项目一项,参与各类课题十余项。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创新创业竞赛获奖十余项。近年来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1项,获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渔业新装备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1. 渔业装备与工程;2. 机械动力学

联系方式:zhanghanbing@dlou.edu.cn; 267059542@qq.com; 15104110469

导师信息链接http://210.30.64.45/dsxx/info.asp?id=2132

张力伟


讲师,工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生导师。

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机制教研室教师;动力工程实验中心副主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辽宁省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

2005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5-2017年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后。

2017年来校工作。

主要讲授《海洋工程原理》《材料力学》《有限元工程应用》《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

主要研究方向:1.海上风u机结构设计分析 2.机械振动与疲劳强度 3. 电力电子散热

联系方式: zhangliwei@dlou.edu.cn0411-84763606  

导师信息链接 http://210.30.64.45/dsxx/info.asp?id=2136    

韩玉刚


中共党员,bb电子官方网站入口(中新合作学院)动力工程实验室实验员

1972年生人,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1992年来校工作。

负责动力7综合拆装室日常管理、设备维护以及配合实习老师完成实习任务、和每次实习前的准备工作等。



Baidu
sogou